原贴链接

image

讨论总结

本次讨论主要围绕OpenAI的新模型o1的性能评估展开,涵盖了模型在数学竞赛、编程比赛和学术考试中的表现。评论者们对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对AI技术发展的不同看法。讨论中既有对模型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的认可,也有对其缺乏通用性的担忧。此外,评论者还讨论了语言模型在情感表达和人类经验理解方面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性对语言任务表现的影响。总体而言,讨论氛围较为理性,各方观点交锋激烈,展现了AI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主要观点

  1. 👍 AI模型o1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虽然优秀,但缺乏通用性。

    • 支持理由:通过微调模型可以解决特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型具备基础智能。
    • 反对声音:有人认为,专注于开发1000个狭窄的ASI(人工特定智能)并通过简单接口管理,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2. 🔥 o1在博士级别问题上的表现优于人类专家,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 正方观点: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表明AI在某些领域的推理能力已经超越人类。
    • 反方观点:谁有资格评估o1在博士级别问题上的表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教育资格和评估标准的讨论。
  3. 💡 语言模型在语言任务上的表现不如预期,尤其是在AP英语考试上。

    • 解释:评论者认为,语言模型在数学和编程任务上的表现优于语言任务,这令人困惑。语言模型在情感表达和人类经验理解方面存在局限性,这影响了其在语言任务上的表现。
  4. 👀 如果AI无法实现通用智能,专注于开发1000个狭窄的ASI(人工特定智能)并通过简单接口管理,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 解释:有人认为,AI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开发多个狭窄的ASI并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实现更大的技术进步。
  5. 🚀 新模型在解决博士级别问题上的能力有限,但在NLP研究中可能产生更具原创性的想法。

    • 解释:评论者认为,尽管新模型在解决博士级别问题上的能力有限,但在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可能产生更具原创性的想法,推动AI技术的发展。

金句与有趣评论

  1. “😂 So much for the ‘AI plateau’ youtube video.

    • 亮点:评论者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AI技术持续进步的认可,暗示了所谓的“AI停滞”论调的过时。
  2. “🤔 Time will tell, but I am not impressed yet.

    • 亮点:评论者保持谨慎态度,认为AI技术的发展仍需时间检验,目前的表现尚未达到其期望。
  3. “👀 I’m actually ok with no AGI if instead we work on 1000 narrow ASIs that we manage via push-button interfaces.

    • 亮点:评论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认为即使没有通用人工智能(AGI),通过开发和管理多个狭窄的ASI也能实现技术进步。
  4. “🍓 🍓

    • 亮点:评论者通过简单的表情符号“🍓”表达了对o1性能的认可,简洁而有力。
  5. “🫐 (deepmind)”

    • 亮点:评论者通过提及DeepMind,暗示了对不同AI技术之间的对比和讨论,增加了讨论的深度。

情感分析

讨论的总体情感倾向较为理性,既有对AI技术进步的认可,也有对其局限性的担忧。主要分歧点在于AI的通用性与特定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及语言模型在情感表达和人类经验理解方面的局限性。这些分歧可能源于对AI技术未来发展的不同期望和理解。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AI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前景,如自动化数学和化学等领域的AI应用,可能会引发后续讨论。
  • 潜在影响:对AI技术能力的评估和理解可能会影响人们对当前AI技术能力的看法,特别是对于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复杂逻辑的能力。此外,开源AI模型的本地运行可能会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详细内容:

标题:关于 OpenAI o1 模型性能评估的热门讨论

近日,Reddit 上出现了一张有关 AI 模型 o1 性能评估的图片,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这张图片展示了 o1 模型在数学竞赛、编程比赛以及学术考试等方面与 GPT-4 的对比,获得了大量的关注,评论数众多。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o1 模型的性能表现及其意义上。有人认为这打破了“AI plateau”的观点,比如有人说:“Better than human experts on PhD level problems is HUGE!”但也有人表示目前还不被其表现所打动,比如“Time will tell, but I am not impressed yet. You can fine-tune it for these ‘PhD level’ problems, and learn some hidden patterns but that isn’t getting you general elementary level intelligence.” 还有人提出如果能有 1000 个窄领域的 ASI 并通过按钮界面进行管理,没有通用人工智能(AGI)也可以,“I’m actually ok with no AGI if instead we work on 1000 narrow ASIs that we manage via push-button interfaces.”

对于 o1 模型在不同学科的表现,争议也很大。有人指出语言模型在语言方面表现不佳,“Why are language models so bad at language??? The AP English and such scores lag way behind the other scores.”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模型重点不在语言提升,而是推理,“They didn’t focus on improving language for this, just reasoning” 还有人从学科难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像物理、数学的博士研究领域更有价值,“What is tough is being a PHD in Physics or Maths. That is what people pay big money for.”

关于 o1 模型在语言方面的表现,有人认为由于英语专业不仅需要语法复杂的句子,还涉及很多隐含的情感和人类经验,所以模型表现不佳并不奇怪,“English majors don’t just require forming grammatically complex sentences, there’s a lot of implicit emotional undertone and human experience behind the writing or literary analysis. Given LLMs are not embodied and cannot feel emotions, it’s not surprising they underperform humans in these subjects.”

在这场讨论中,大家对于 o1 模型的性能看法不一,但都为我们深入思考 AI 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多样的视角。究竟该如何看待 o1 模型在不同领域的表现,以及它对未来 AI 技术发展的影响,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观察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