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abs/2410.00531 代码链接: https://github.com/Lizonghang/TPI-LLM
摘要
大模型推理正从云端转向边缘,以解决用户交互数据隐私问题。然而,边缘设备常受限于计算力、内存和带宽,需多设备协作以运行和加速LLM推理。主流的流水线并行在单用户场景下效率低,而张量并行则受频繁通信困扰。本文认为张量并行在低资源设备上更有效,并提出了一种计算和内存高效的张量并行推理系统TPI-LLM,用于服务70B级模型。TPI-LLM将敏感原始数据保留在用户设备本地,并引入滑动窗口内存调度器动态管理推理过程中的层权重,磁盘I/O延迟与计算和通信重叠,使大模型在内存受限设备上流畅运行。我们分析了通信瓶颈,发现链路延迟而非带宽是主要问题,因此实现了基于星形的allreduce算法。通过在模拟和真实测试环境中的广泛实验,TPI-LLM相比Accelerate减少了超过80%的首个token时间及token延迟,相比Transformers和Galaxy减少了超过90%,同时将Llama 2-70B的峰值内存占用减少90%,仅需3.1GB内存即可运行70B级模型。
讨论总结
本次讨论聚焦于一篇关于在低资源边缘设备上高效运行70B规模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论文。评论者对论文中提到的仅需3.1GB内存即可运行70B模型表示质疑,并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技术细节和实际应用前景。主要争议点包括系统的性能瓶颈、内存调度技术的时间效率、多设备协同的稳定性和数据丢失风险。同时,讨论也涉及了分布式计算和云GPU的潜在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在隐私保护和边缘计算中的优势。
主要观点
- 👍 70B模型仅需3.1GB内存,引发质疑
- 支持理由:论文提出的内存调度技术理论上可行。
- 反对声音:实际性能表现不佳,首次生成令牌时间过长。
- 🔥 系统依赖多设备协同进行张量并行推理
- 正方观点:多设备协同可提高计算能力。
- 反方观点:设备池实时变化可能导致推理过程不稳定。
- 💡 性能瓶颈明显,首次生成令牌时间过长
- 解释:磁盘I/O延迟成为主要性能限制因素。
- 🤔 内存调度技术导致时间效率低下
- 解释:类似于在低RAM机器上运行大型应用的策略。
- 🌐 分布式计算和云GPU的潜在应用
- 解释:可能有助于实现按需无服务器推理,解决边缘设备资源限制。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70B model requiring 3.1 GB? What’s the catch?”
- 亮点:直击论文核心争议点,引发广泛讨论。
- “🤔 The catch is it is slow. They are using memory scheduling, much like what you would do for a large application on machines with low RAM.”
- 亮点:揭示了内存调度技术的时间效率问题。
- “👀 It is interesting research and proof of concept, but not something practical you can actually use daily.”
- 亮点:客观评价了研究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的局限性。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较为中立,既有对技术创新的肯定,也有对实际应用前景的质疑。主要分歧点在于系统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部分评论者对论文提出的解决方案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分布式计算和云GPU在边缘计算中的应用潜力。
- 潜在影响:可能推动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提升大型语言模型在低资源设备上的运行效率,同时对隐私保护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详细内容:
标题:关于在低资源边缘设备上高效服务 70B 规模大模型的热门讨论
近日,Reddit 上关于在低资源边缘设备上高效服务 70B 规模大模型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原帖提供了相关的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10.00531和代码链接https://github.com/Lizonghang/TPI-LLM。帖子主要介绍了一种名为 TPI-LLM 的计算和内存高效的张量并行推理系统,能够让大模型在内存受限的设备上顺利运行。此帖获得了众多评论和讨论。
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该系统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上。有人指出,该系统虽然在节省空间上有优势,但速度较慢,例如对于 70B 模型,生成第一个标记的时间接近 30 秒,时间上的牺牲较大。有人提到,查看论文中的表 2 可知,生成第一个标记需要 29.4 秒,平均吞吐量为 26.1 秒/标记。还有人认为,此系统依赖多个设备,每秒生成的标记数较少,实际日常使用存在困难。但也有人觉得这是有趣的研究和概念验证。
有人提出了有趣的设想,想象该系统能在周围所有手机上作为异构分布式集群透明运行,人们共享计算能力。还有人质疑这是否真能改善现状,比如对于没有 CUDA 的设备,像 iPhone 或 AMD GPU 是否能适用。
有用户作为 exo 的维护者介绍说,exo 支持包括苹果硅 GPU、高通 GPU、AMD GPU 等,能将这些 GPU 连接起来视为一个大的 AI 集群。
也有人担心,如果设备池实时变化,稳定状态会被打乱,可能导致整个推理过程中断和重要数据丢失,引发再平衡问题。
还有人询问是否可以通过 infiniband 连接本地托管的裸金属服务器。也有人好奇在不久的将来是否能使用分布式云 GPU 来实现按需无服务器推理。
总体而言,对于在低资源边缘设备上服务大模型的技术,大家看法不一,但都在积极探讨其潜在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挑战。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