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我的64GB内存的M4 Pro上以4位运行32位版本,但每秒只能得到大约11个token。我正在考虑切换到14位版本(同样是4位)。你认为这些模型对于实际工作来说足够好吗,还是它们太小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结果?
讨论总结
原帖探讨Qwen2.5 14b模型(常规和编码版本)是否适合实际工作,讨论中涉及数据表述错误的纠正,还有关于模型在编码任务、一般用途中的适用性,不同版本模型的比较,以及对原帖“real work”概念模糊的质疑等,整体氛围理性务实,大家依据自身经验和知识分享观点。
主要观点
- 👍 原帖中的数据表述存在错误,“32 - 位”应改为“320亿”,“14 - 位”应改为“140亿”
- 支持理由:IrisColt指出原帖数据表述错误,原帖作者承认是输入错误。
- 反对声音:无
- 🔥 Qwen 2.5 7b模型可用于实际工作,由此可推知Qwen2.5 14b模型也足够用于实际工作
- 正方观点:评论者认为7b模型可用于实际工作,14b模型规模更大应也可。
- 反方观点:有评论者经测试认为14b的coder模型不适合实际工作。
- 💡 Qwen 2.5 coder 14b适合编码任务,但对于一般用途Supernova Medius比普通Qwen2.5 14b更好
- 支持理由:s - kostyaev根据自身使用经验得出。
- 反对声音:无
- 💡 原帖中“real work”概念模糊不清,使用场景和使用语言的差异会影响对模型是否适用于“real work”的判断,需要明确这些因素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 支持理由: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语言,对模型的要求不同。
- 反对声音:无
- 💡 Qwen2.5 - coder:32b - instruct - q4_K_M在编程方面表现卓越,Qwen2.5 - coder:14b - instruct - q4_K_M虽不如32b版本但仍比较有用
- 支持理由:评论者以自身经验表明。
- 反对声音:无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IrisColt:Where it reads "32 - bit" and "14 - bit", should read "32 billion" and "14 billion", respectively.”
- 亮点:指出原帖数据错误,开启有价值的讨论。
- “🤔 是的。即使Qwen2.5 7b也足以用于实际工作。”
- 亮点:简洁回答原帖关于模型是否适用于实际工作的问题。
- “👀 s - kostyaev:Yes. Qwen 2.5 coder 14b is very good for coding tasks.”
- 亮点:明确指出Qwen 2.5 coder 14b在编码任务中的价值。
- “😉 What is "real work"???”
- 亮点:对原帖概念提出质疑,引导深入思考。
- “💪 我在无法使用更好模型的时候会在工作中使用14B Coder,它还可以,我做的是脚本工作。”
- 亮点:分享14B Coder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情况。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较为客观理性。主要分歧点在于Qwen2.5 14b模型是否适合实际工作,部分人认为足够用于实际工作,部分人经测试认为不适合。可能的原因是大家的使用场景、测试条件和经验不同。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Qwen 32B和Sonnet 3.5在Python/React编码方面的比较。
- 潜在影响:如果后续有更多关于模型比较的讨论,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在选择模型时的决策,也有助于开发者进一步优化模型。
详细内容:
标题:Qwen2.5 14b 模型是否足以胜任实际工作?
最近,Reddit 上有一个关于 Qwen2.5 模型的热门讨论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原帖作者在其 M4 Pro 电脑(64GB 内存)上运行 320 亿参数的 4 位量化版本,每秒仅能获取约 11 个令牌,正在考虑切换到 140 亿参数的版本(同样是 4 位量化),并询问大家这些模型是否能胜任实际工作,还是因为参数规模小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结果。该帖子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众多评论。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Qwen2.5 不同参数规模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有人认为,即使是 Qwen2.5 70 亿参数的模型也足以胜任实际工作。也有人指出 Qwen 2.5 coder 140 亿参数的版本在编码任务上表现出色。比如,有人分享说:“对于一般用途,我更喜欢 Supernova Medius,觉得它比普通的 Qwen2.5 140 亿参数版本好得多。” 还有人提到:“320 亿参数在 4 位量化时会比 140 亿参数在 8 位量化时更好。对于编码任务,这确实很重要。每秒 11 个令牌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糟,如果有耐心和时间,我会用 320 亿参数的版本来编码。”
不过,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表示对于自己的情况,Supernova Medius 和特定的两个模型是当前的首选。有人则质疑“real work”的定义,认为使用场景和语言等因素都会产生影响。还有人认为编码模型就应该用于编码相关任务,不用于其他非编码相关的工作。
在众多观点中,特别有见地的是有人指出 320 亿参数的版本远优于 140 亿参数的版本,但具体是否适合还需个人下载试用对比。同时,也有人分享了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模型的个人经历,如使用 140 亿参数的 Coder 模型在工作中进行脚本编写等。
总之,关于 Qwen2.5 14b 模型是否足以胜任实际工作,大家看法不一,还需根据个人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来判断。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