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某人发布他们B580上的大语言模型(LLM)数据。它比A770快一点(看更新内容)。我在A770上发布了相同的基准测试,速度很慢。他们用的是Windows系统,我用的是Linux系统。我将切换到Windows并更新到新驱动,看看是否会有区别。我曾尝试发一个包含reddit帖子链接的帖子,但不知为何,只要我在帖子里放reddit的链接,那个帖子就会被隐藏(看不见)。去英特尔显卡(intelarc)板块找我发起的帖子吧。以下是从那里复制粘贴过来的内容。来自用户phiw的B580: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128,35.89±0.11;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256,35.75±0.12;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512,35.45±0.14。更新:我刚安装了最新驱动并在Windows下再次运行。这个新驱动就像人们说的一样好。我的A770速度提升很大,以至于B580没快多少了。现在看看在Linux下更新驱动的情况。我的A770在Windows下使用最新驱动和固件: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128,30.52±0.06;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256,30.30±0.13;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512,30.06±0.03。来自我的A770(旧的Linux驱动和固件):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128,11.10±0.01;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256,11.05±0.00;qwen2 7B Q8_0,7.54 GiB,7.62 B,Vulkan、RPC,99,tg512,10.98±0.01
讨论总结
原帖作者给出了LLM在不同显卡(B580、A770、3060等)下的性能数据,在不同系统(Windows、Linux)下的差异。评论中,有人表达对B580被黄牛加价的厌恶,也有很多人在比较不同显卡性能,包括英特尔与AMD在AI方面的比较,还有关于硬件选择(如是否保留A770)以及技术方面(如软件限制、不同计算API的性能等)的讨论,整体氛围偏向于技术交流和理性探讨。
主要观点
- 👍 对B580被黄牛加价售卖表示厌恶。
- 支持理由:这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使得购买价格远超标价。
- 反对声音:无。
- 🔥 英特尔第二代产品在AI方面超越AMD令人惊讶。
- 正方观点:英特尔仅第二代产品就在AI方面有这样的表现。
- 反方观点:B580属于7700xt/6700xt级别的GPU且英特尔在亏本销售,不能算超越AMD。
- 💡 A770在内存带宽充分利用时应比B580快,B580更快不合预期。
- 支持理由:按照内存带宽计算理论上A770更快。
- 反对声音:可能存在配置或软件内存利用效率低等情况导致B580更快。
- 👍 B580可能更适合Vulkan计算从而在显卡上能发挥更大比例的效能。
- 支持理由:对比数据显示B580在Vulkan计算上有较好表现。
- 反对声音:B580仍未超越对A770投入实际支持后的成果。
- 🔥 考虑是否保留A770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机箱空间、电源、已有GPU性能等。
- 正方观点:这些因素确实会影响是否保留第二块GPU。
- 反方观点:无。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我讨厌黄牛在这张卡上加价150美元。”
- 亮点:直接表达对黄牛加价行为的不满。
- “🤔 carnyzzle:I can’t get over that it’s only Intel’s second generation and they’re already beating AMD at AI”
- 亮点:表达对英特尔在AI方面发展速度的惊讶。
- “👀 那很好,随着更多的B580被生产出来,黄牛们可以自食其果。”
- 亮点:认为黄牛加价行为最终会受到产量增加的影响。
- “😂 在clpeak 1.1.2 opencl全球内存带宽基准测试中,B580似乎比A770快约5%。”
- 亮点:给出了具体测试下两者的性能对比数据。
- “🤔 我知道他们说的ARC7在低线程并行性/占用率下,在VRAM BW吞吐量的某些方面相对于其芯片尺寸和NV/AMD GPU表现不佳。”
- 亮点:指出了ARC7在特定方面的性能问题。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较为理性和客观。主要分歧点在于英特尔在AI方面是否超越AMD,原因是对于衡量“超越”的标准不同,一方从代际发展角度看,另一方从成本、GPU级别等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在黄牛加价问题上大家比较一致地持厌恶态度。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英特尔可能推出更高显存版本(如B990 32GB)以及相关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 潜在影响:对消费者在显卡选择上有更多的参考价值,也会促使厂商在AI相关的硬件优化和市场策略上进行调整。
详细内容:
标题:关于英特尔 B580 在 LLM 表现的热门讨论
在 Reddit 上,一则有关英特尔 B580 在 LLM 方面表现的帖子引起了广泛关注。原帖中,作者让他人在 B580 上发布了一些 LLM 数据,并将其与自己在 A770 上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最初,A770 的表现较慢,而 B580 相对较快。然而,在作者安装最新驱动并切换到 Windows 系统后,A770 的速度大幅提升,B580 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此帖获得了众多点赞和大量评论,引发了关于英特尔显卡性能、与其他显卡的对比、市场价格等多方面的热烈讨论。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显卡的价格,有人抱怨黄牛对显卡加价过高,而也有人认为随着更多 B580 投放市场,黄牛可能会自食恶果。 在性能方面,有人认为英特尔 B580 虽表现不错,但与 AMD 和 NVIDIA 的同类产品相比各有优劣。例如,有人指出 B580 在某些方面的性能还不如 AMD 的产品。 对于英特尔显卡的发展,有人认为 A770 未能完全发挥其规格所承诺的性能,而 B580 则显示出英特尔在第二代产品中的进步。 同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支持方面,如 Vulkan 计算、SYCL 等,用户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体验。有人指出 B580 可能在 Vulkan 计算方面更具优势,但在其他方面仍有待改进。
有用户分享道:“我尝试用链接发布帖子,但只要包含 Reddit 链接,帖子就会被隐藏,根本看不到。” 还有用户表示:“我刚安装了最新驱动,在 Windows 下重新测试,新驱动确实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出色,A770 的速度提升了很多。”
在这场讨论中,存在一些共识。大家普遍认为英特尔显卡在不断发展,但其性能和特点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仍需进一步观察和测试。一些独特的观点,如对显卡带宽、计算能力以及不同技术接口的深入分析,丰富了讨论的内容。
总的来说,这次关于英特尔 B580 在 LLM 方面表现的讨论,充分展现了用户对显卡性能的关注和期待,也为大家提供了更多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