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仅提供了一个网址,无实质内容可翻译
讨论总结
这个讨论主要是围绕EXO Labs在两台M3 Ultra 512GB Mac Studios上运行8位DeepSeek R1达到11t/s这一事件展开。大家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包括设备性价比、性能表现、技术细节等方面,整体氛围多元,既有肯定的声音,也有质疑和否定的态度。
主要观点
- 👍 对设备小空间和低功耗实现高性能规格感到惊叹
- 支持理由:设备在小空间和低功耗下能达到高性能规格很让人意外。
- 反对声音:无。
- 🔥 认为Mac Ultra价格高有合理性
- 正方观点:考虑到其小体积、散热和安静的特点,价格高可以接受。
- 反方观点:价格高,且内存和固态方面价格过高不合理。
- 💡 认为目前达到的11t/s成果没有意义
- 解释:只有在使用完整的上下文窗口时达到11t/s才有价值。
- 💡 希望看到提示处理数字
- 解释:仅知道运算速度为11t/s不够,需要更多数据理解完整情况。
- 💡 EXO Labs结果比ktranformer差且prompt processing存疑
- 解释:从性能比较角度看,EXO Labs的结果不够理想且处理过程存疑。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It always blows my mind how little space and power they take for such a monster spec.”
- 亮点:生动表达出对设备小空间和低功耗实现高性能的惊叹。
- “🤔 $20K and a bit of desk space and you can have your personal SOTA LLM running at home.”
- 亮点:指出在家运行个人先进大型语言模型的成本和空间需求。
- “👀 Means nothing. Wake me up when they get 11 t/s while using the full context window.”
- 亮点:明确表达对当前成果不看好的态度。
- “😂 $2K and a LOT of desk space and you can have your personal slightly retarded LLM running at home.”
- 亮点:幽默调侃低性能模型的运行成本和空间。
- “🤔 What’s the time to first token though?”
- 亮点:提出关于首次生成token时间的问题,关注技术细节。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比较复杂,有正面惊叹于设备性能的,也有负面否定EXO Labs成果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对EXO Labs运行成果价值的判断,可能的原因是大家对设备性能评价标准不同,如是否考虑完整上下文窗口、设备性价比等因素。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不同硬件设备成本、性能、功耗等多方面的综合比较可能引发后续讨论。
- 潜在影响:对计算机硬件领域相关设备的研发、优化以及用户对设备性价比的考量可能产生影响。
详细内容:
标题:关于 EXO Labs 在 Mac Studios 上运行 8 位 DeepSeek R1 的热门讨论
在 Reddit 上,一则关于 EXO Labs 在 2 台 512GB 的 M3 Ultra Mac Studios 上运行 8 位 DeepSeek R1 并达到 11 t/s 的帖子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帖子[https://x.com/alexocheema/status/1899735281781411907]获得了众多点赞和大量评论。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人认为,Mac Studios 能在占用极小空间和消耗少量电力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强大规格,令人惊叹。也有人指出,花费 2 万美元和一些桌面空间就能在家拥有个人的最先进 LLM 。但也有人调侃说,2000 美元和大量桌面空间只能拥有稍弱的 LLM 。 还有人表示,从字面上看,Mac Studios 仍然是台式电脑,即使是 2 - 5 台集群。这在与需要 240V 插座才能运行的退役服务器构建进行比较时,能提供不同的视角。有人觉得这些 Ultra 价格昂贵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其紧凑的设计和安静的运行。但也有人指出不能忽略内存模块和固态的价格问题。 关于与其他产品的比较,有人认为早期的 TR 处理器速度其实不快,也有人认为当前基础模型的争论较弱,比如 m4 mini 表现不错。还有人提到,如果网络良好,游戏流媒体服务是不错的选择。
有人提出了关于时间到第一个标记、总吞吐量等技术指标的问题。比如,有人想知道时间到第一个标记具体是多少,有回复称在视频中能看到是 0.59 秒。也有人探讨能否通过连续批处理来测量服务器的总吞吐量。
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有人认为如果有足够的资金、电力和空间,选择更昂贵的服务器是可行的。但也有人认为 Mac Studios 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具优势,比如更低的功耗和噪音。
总的来说,这场讨论展示了大家对于不同配置和性能的权衡与思考,也反映了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用户对于高效、经济且实用的计算设备的追求。但究竟哪种方案更适合,仍没有定论。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