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总结
NVIDIA RTX PRO 6000发布后,用户在价格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讨论,包括与其他产品的价格比较、性价比的高低、对不同价格下的产品选择等;也对产品的性能,如核心数、显存、热设计、功耗等进行了探讨;同时涉及产品供应渠道窄、产品命名混乱等问题,此外还有对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如游戏、工作站)中的表现和价值的争议,整体氛围活跃且观点多元。
主要观点
- 👍 RTX PRO 6000相比5090性价比更高。
- 支持理由:RTX PRO 6000在8000美元价格下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如核心数、显存等方面的优势,相比之下5090在某些情况下价格与性能比表现不佳。
- 反对声音:有人认为RTX PRO 6000价格可能是5090的四倍,在游戏方面可能不如5090,对其性价比表示怀疑。
- 🔥 NVIDIA的命名方式混乱且不合理。
- 正方观点:从A6000到A6000 ADA再到Pro 6000的命名令人感到荒谬。
- 反方观点:无(未在评论中发现反对观点)。
- 💡 如果RTX PRO 6000正常售卖且库存足可能拉低A6000价格。
- 支持理由:新卡售卖正常且库存充足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可能使二手A6000价格下降。
- 反对声音:5090s未能拉低相关产品价格,所以对RTX PRO 6000拉低价格不抱希望。
- 👎 RTX PRO 6000热设计糟糕。
- 支持理由:双流风扇会使机箱内热空气再循环,600W功率下热问题严重,且不能并排安装两块显卡或空出一个插槽。
- 反对声音:无(未在评论中发现反对观点)。
- 🤔 RTX PRO 6000可能在游戏方面不如5090,但仍有性价比优势。
- 解释:有人认为在游戏性能上5090可能更优,但考虑到RTX PRO 6000的价格等因素,整体上RTX PRO 6000可能仍有性价比优势。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I still see people trying to sell RTX8000 for $5k 😂”
- 亮点: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反映出市场上存在高价售卖显卡的现象。
- “🤔 At $8000 USD, I’d say that’s actually better value than the 5090.”
- 亮点:直接对比两款产品价格,表明RTX PRO 6000在价格方面的优势。
- “👀 So if it really sells regularly for $8500 new, and there is actually sufficient inventory to be available, this may finally drive down the cost of the A6000 48GB from 3.5k used.”
- 亮点:提出对产品价格影响的一种假设,涉及新卡售卖情况与旧卡价格之间的关系。
- “😉 This thing will likely lose to a 5090 in gaming, which is what most people buying from scalpers were buying it for. That and bragging rights.”
- 亮点:从游戏性能和购买者心理角度分析RTX PRO 6000与5090的情况。
- “💡 I wish they’d produce existing cards before stumping new ones.”
- 亮点:表达对NVIDIA产品生产顺序的期望。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较为复杂,既有对RTX PRO 6000正面评价,如认为是很棒的显卡、有性价比优势、期待其上市等;也有负面评价,如对其热设计失望、对NVIDIA急于推出新卡不满、对价格昂贵的抱怨等。主要分歧点在于价格与性能的权衡、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价值判断等方面。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不同,以及对产品的期望和性价比的考量标准不同。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Nvidia/ARM一体化游戏电脑的推出、RTX PRO 6000在视频生成或视觉特效渲染中的相干内存用途。
- 潜在影响:如果RTX PRO 6000在专业领域(如视频生成、CAD等)确实能带来高回报,可能会促使更多企业投资相关设备,影响工作站GPU市场格局;同时,关于价格和性价比的讨论可能会影响NVIDIA后续产品的定价策略。
详细内容:
标题: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系列发布引发Reddit热议
近日,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系列发布,其相关帖子在Reddit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帖子链接为:https://wccftech.com/nvidia-rtx-pro-6000-blackwell-launch-flagship-gb202-gpu-24k-cores-96-gb-600w-tdp/ ,获得了众多关注,评论数众多。讨论主要围绕该系列产品的价格、性能、显存容量以及与其他产品的比较等方面展开。
在讨论中,有人认为 8000 美元的价格实际上比 5090 更具性价比,希望中国市场能以更低价格推出配备 96GB VRAM 的 5090 改造版。但也有人表示,由于 32GB 版本已供不应求且价格高于建议零售价,增加生产成本推出 48GB 5090 不太可能。还有人认为英伟达甚至不再生产普通显卡,更不可能在游戏卡上使用“AI 级”VRAM,这种可能性为 0%。
有人提出可以将 96GB 叠加到 192GB,这会很有趣。也有人指出,如果新卡以 8500 美元的价格正常销售且有充足库存,可能会降低 A6000 48GB 的二手价格,但也有人认为不要抱太大希望,因为 5090 都未能影响 4090 和 3090 的价格。有人相信 2000 指的是全球库存而非价格,还有人认为由于 4090 生产停止等原因,价格不会下降,而 6000 系列因供应情况良好可能有机会。
对于该产品的散热设计,有人表示非常失望,认为双流通风扇会在机箱内循环热气,且无法并排安装两张卡。也有人指出文章提到了其他散热设计,比如鼓风机风扇和全被动布局。有人询问是否有解决散热问题的方案,有人建议使用水冷块并扔掉风扇。有人认为 Q-Max 版本为 300W TDP,性能会降低约 15%。
有人提到如果有两个 Thunderbolt 端口,可以通过 eGPU 单元和集线器为笔记本电脑配备 3 个 3090,潜在显存可达 144GB,比单个 Blackwell 成本低得多。但也有人认为 Thunderbolt eGPU 坞站价格过高,还需要专用电源,成本较高,且热插拔存在操作系统崩溃风险。
有人指出有些人以高于正常价格购买了 5090,认为花超过 8000 美元买 5090 的人很傻。有人认为该产品在游戏性能上可能不如 5090。
有人认为 8000 美元的价格是 4 个 5090 的价格,虽然显存更大,但功耗也更高,不能简单判断哪个更好。有人认为相比该产品 10000 美元的价格,M3 Ultra 的 512 统一内存更具性价比。
有人好奇该产品是否与传闻中的 96GB 4090 有关,有人则表示根本不会有 4090 刷新版。
有人认为该产品对于特定的工作站市场具有巨大价值,购买用于 CAD 等工作会在第一个项目中回本。有人期待能在今年买到,还有人调侃 10 年后或许能以 100 美元买到。
总的来说,Reddit 上关于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系列的讨论呈现出观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家对其价格、性能、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和争议。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