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贴链接

(原贴仅提供一个网址https://vgg-t.github.io/,无更多有效内容可翻译)

讨论总结

这个讨论围绕Meta发布的VGGT模型展开。大家谈到了VGGT模型从2D图像计算深度的功能,将其与摄影测量学对比,还提及了模型名称中VGG的来源、权重是否发布,也有一些人表达了对新模型发布的惊讶或者进行调侃。

主要观点

  1. 👍 VGGT模型能从2D图像计算深度,类似LIDAR点云,很酷炫。
    • 支持理由:这展示了模型在图像处理上的创新能力。
    • 反对声音:无。
  2. 🔥 VGGT是基于变压器的ML方法,速度快且对图像数量要求低,与摄影测量学不同。
    • 正方观点:它相比摄影测量学在速度和图像数量要求上有优势。
    • 反方观点:摄影测量学结果精确可预测,AI模型在一致性和精度上还有待提高。
  3. 💡 对Meta新模型VGGT名称中的VGG部分存在疑惑,后发现源于与视觉几何组的合作。
    • 解释:一开始不理解名称中的VGG,后来发现是合作的关系。
  4. 💡 关注VGGT模型是否发布权重并确认已发布。
    • 解释:权重发布对模型的可用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5. 💡 对Meta发布新模型感到惊讶。
    • 解释:从简短表达中推测出对新模型发布的意外或兴奋。

金句与有趣评论

  1. “😂 this is actually pretty cool its like LIDAR pointclouds computed from images or video frames, I never understood how depth can be computed from a 2d image but this seems to do a pretty good job.”
    • 亮点:生动地表达了对VGGT模型从2D图像计算深度功能的惊叹。
  2. “🤔 Haven’t you heard about photogrammetry? It’s an old technique that is used in 3D scanning.”
    • 亮点:引出摄影测量学这一旧技术与VGGT模型作对比。
  3. “👀 i was wonder why they use VGG(net) in their name and it turns out its Visual Geometry Group collabing Meta”
    • 亮点:解释了新模型名称中VGG的由来。
  4. “😉 Funny way to spell llama4”
    • 亮点:以幽默调侃的方式关联VGGT与llama4。
  5. “😎 Holy smokes”
    • 亮点:简短表达对新模型发布的惊讶。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是正面的,大家对新模型的发布多持积极态度,有惊叹、好奇等情绪。主要分歧点在于VGGT模型和摄影测量学的比较,一方认为VGGT速度快、对图像数量要求低,另一方认为摄影测量学结果精确可预测。原因是二者技术特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也有所区别。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可能会进一步探究VGGT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精度提升以及与其他类似技术的融合。
  • 潜在影响:如果VGGT模型在精度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对图像深度计算相关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如在自动驾驶、3D建模等领域。

详细内容:

标题:Meta 发布新模型 VGGT 引发 Reddit 热议

Meta 发布了新模型 VGGT(Visual Geometry Grounded Transformer),相关帖子https://vgg-t.github.io/引发了大量关注,众多用户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VGGT 与传统技术的比较以及其自身的性能特点。有人认为这一模型相当酷,就像从图像或视频帧计算出的激光雷达点云,虽然之前不理解如何从 2D 图像计算深度,但这个模型似乎做得很好。也有人提到还没听说过摄影测量技术吗?这是用于 3D 扫描的一种古老技术。还有用户表示这类似于摄影测量,但它是基于 Transformer 的机器学习方法,速度快而且效果好,用较少的图像甚至单张图像就能给出不错的深度/3D 近似值。摄影测量通常较慢,且对输入图像的质量和数量更敏感。

有用户指出,虽然明白这一模型,但摄影测量的结果可以非常好,它是计算密集型应用,具有高精度和可预测性。而对于 AI 模型,在一致性和高精度方面还未达到。还有人表示自己之前了解过图像处理中使用的相关技术,这种近似有时会出错导致点的位置偏差。

有人认为不需要任何深度数据就能工作,从不同角度拍照然后运行软件,它会利用图片中的元素估计深度和相机角度。但也有人反驳说这就是深度数据。

讨论中也有用户好奇为何用 VGG 这个名字,原来是与 Visual Geometry Group 合作。还有人询问是否发布了权重,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一些有趣的观点如“Holy smokes”也为讨论增添了色彩。

总的来说,这次关于 Meta 新模型 VGGT 的讨论展现了大家对新技术的好奇和探索,同时也反映了在新技术面前大家对其性能和与传统技术对比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