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听听社区对昨天在Hacker News上排名靠前的这篇博客文章的看法。不出所料,它被投了反对票,因为我认为这是许多YC创始人不想听到的消息。我认为这个观点很有价值。基本上,像OpenAI和Anthropic这样的主要AI实验室显然正在朝着使用强化学习(RL)为智能体(Agentic)目的训练他们的模型发展。OpenAI的DeepResearch就是一个例子,Claude Code是另一个。这些模型正在学习如何在训练中选择和利用工具,这削减了应用层的复杂性。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如今许多AI公司所处的应用层最终将与主要的AI实验室竞争。文章引用了DataBricks的AI副总裁的预测,即在未来2 - 3年内,所有封闭模型实验室都将关闭他们的API。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但并非完全不可信。[https://vintagedata.org/blog/posts/model-is-the-product]
讨论总结
原帖提出如果“模型是产品”这一观点成立,很多AI公司将面临厄运,并给出了一些AI实验室的发展情况作为依据。评论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讨论,包括AI公司的商业模式、开源模型的影响、API是否会关闭、数据在AI中的价值等,大家的观点有赞同原帖的,也有表示反对的,整体氛围充满争议性。
主要观点
- 👍 开源模型已经存在且发展良好,现在指出很多AI公司将面临厄运为时已晚
- 支持理由:已经有一些非常好的开源模型,开源会持续发展,AI公司难以建立竞争优势。
- 反对声音:无
- 🔥 部分AI公司有封禁开源的意图,且与所谓的“中国”和“安全”因素有关
- 正方观点:一些AI公司想封禁开源,在拥有ASI和足够计算能力后售卖高价订阅模式。
- 反方观点:这种商业模式需要替代方案在本国非法才能成立,否则国家可能失败。
- 💡 认为AI公司不会关闭API但会设限
- 解释:以OpenAI为例说明有不同的模型面向不同群体,就像芯片分级一样,不同等级有不同用途。
- 💡 模型不是产品,数据才是产品
- 解释:模型的存续时间短,而数据能在不同模型间持续存在,大型公司早就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
- 💡 将模型作为产品的观点忽视了创建稳健流程的难度
- 解释:人工智能代理模型比硬编码等工作流更脆弱,目前智能提高也不能消除模型的幻觉问题。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thaeli:Classic “don’t build a business on someone else’s platform” here.”
- 亮点:简洁地用经典表述回应原帖观点,暗示AI公司基于大平台构建业务的风险。
- “🤔 JustinPooDough:That’s cool. You know what though? It’s a little late. We already have some very good open - source models. Open source will always continue to move forward, and I still don’t think they will have the moat they think they will.”
- 亮点:指出开源模型的发展使很多AI公司面临厄运的说法为时已晚。
- “👀 MatlowAI:It’s absolutely what they want to do. Ban open source because "china" and "safety" then once they have ASI and enough compute internally sell $10k/month subscription models… or bid them out. that only works if the altenative is illegal in your country. At that point your country fails in a few years and I’m hoping they are smart enough to just not do this but hedging by bets incase they aren’t.”
- 亮点:阐述部分AI公司封禁开源背后的复杂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 “😎 ortegaalfredo:I don’t think they they will close their APIs, but they will place limitations.”
- 亮点:提出AI公司对API的策略不是关闭而是设限的观点。
- “🤨 这从比“传统”机器学习更多的时候就已经是事实了。价值从来不在模型之中,而是在数据和领域专长之中。”
- 亮点:从传统机器学习角度探讨价值所在,与原帖观点形成对比。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较为复杂,既有对AI公司面临厄运表示认同的,也有反对这种观点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对AI公司的发展前景看法不同,认同者认为模型成为产品会挤压AI公司的应用层,反对者则从API不会关闭、开源模型的竞争力等方面反驳。原因是大家对AI公司的商业模式、开源的影响以及模型和产品关系的理解不同。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神经符号系统可能随着AI生态系统收缩而出现;随着代理转向,模型的通用性改变对AI公司竞争的影响。
- 潜在影响:如果模型是产品的观点得到更多认可,可能会影响AI公司的商业布局,更多关注数据和特定领域需求;对开源模型的发展可能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取决于不同公司的应对策略。
详细内容:
《Reddit 热议:AI 公司的未来是否因模型发展而充满变数?》
近日,Reddit 上一篇题为“If ‘The Model is the Product’ article is true, a lot of AI companies are doomed”的帖子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帖获得了大量点赞和众多评论。帖子主要探讨了随着大型 AI 实验室如 OpenAI 和 Anthropic 不断发展,若其将模型用于代理目的并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那么许多依赖其 API 的 AI 应用公司可能面临困境。文中还提到,有观点预测未来 2 - 3 年内,所有封闭模型实验室可能会关闭其 API。
这一话题引发了多方面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这就像移动领域的发展,内置功能取代了独立应用。但也有人指出,AI 是个生态系统,风险与机遇并存。比如,有用户分享道:“作为一家公司的员工,尽管曾担心强大的竞争对手,但多年过去,公司依然发展良好,因为巨头无法面面俱到。”
对于这一问题,存在多种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当模型开发者进入应用层业务,依赖其 API 的公司在延迟、价格和质量方面可能难以竞争。但也有人认为,巨头无法覆盖所有业务,第三方仍有生存空间。例如,有用户表示:“OpenAI 不可能为无数的小企业提供匹配的 UI,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能为特定需求提供专业服务。”
同时,关于模型是否是产品这一核心问题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数据才是关键,而有人坚信模型本身具有价值。还有人提到,即使模型不断发展,开源模式也将持续前进,为行业带来竞争与活力。
总之,这场讨论充分展现了人们对 AI 行业未来发展的多元思考和深入探讨,也让我们对 AI 公司的命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未来究竟如何,仍需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