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些本地实验室人工智能相关的展示。顶部:线程撕裂者(ThreadRipper)、四块3090显卡;底部:线程撕裂者(Threadripper)、四块A6000显卡。(并附带一个网址)
讨论总结
原帖描述了本地的设备配置情况,包括顶部和底部的设备类型。评论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包括计算设备的显存总量、探讨设备的电力保障措施、设备的用途、负载时的功率消耗、不同配置间的性能差异、设备用于推理用途时的电池续航时长、特定配置下的电源使用情况以及支持双电源的机箱类型等,整体讨论热度较低。
主要观点
- 👍 顶部配置显存总量为96GB,底部为192GB,总显存为288GB
- 支持理由:通过3090每张24GB乘以4得出顶部显存,a6000每张48GB乘以4得出底部显存,进而计算出总显存。
- 反对声音:无
- 🔥 Ecoflow可防止电路breaker跳闸且用于ada机器,停电或电力闪烁时维持运行
- 正方观点:有用户提及Ecoflow可防止跳闸并解释其主要用于ada机器的相关功能。
- 反方观点:无
- 💡 设备可用于工作、学习和娱乐
- 解释:原帖设备用途受到关注,有用户回复设备可用于这些方面。
- 💡 3090s被限制在300w且不在ecoflow上,两个系统满载功率在1.24 - 1.28Kw
- 解释:针对设备功率消耗的询问,有用户给出了3090s的功率限制以及两个系统满载时的功率范围。
- 💡 Ada系统在ecoflow上且运行关键任务
- 解释:在关于功率消耗的讨论中,提到Ada系统在ecoflow上且通常运行更关键的任务。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96GB VRAM for Top, 192GB VRAM Bottom, Total: 288GB”
- 亮点:简洁明了地计算出设备的显存总量。
- “🤔 And an Ecoflow so you don’t trip your breaker lol?”
- 亮点:以幽默的方式提及Ecoflow的作用,引发后续讨论。
- “👀 What do you use it for? - Work, Learning and for fun”
- 亮点:直接的问答体现了对设备用途的好奇以及解答。
- “😎 Beautiful! This is my kind of clean build.”
- 亮点:表达对构建的欣赏态度。
- “🤓 What PSUs do you use? I was always curious what PSU people are using with 4 - 8 3090s…”
- 亮点:体现出对特定硬件配置下电源使用情况的好奇。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为中性,主要是针对设备相关问题进行理性的讨论和信息交流。没有明显的分歧点,因为大部分讨论都是在询问信息或者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等,整体氛围比较和谐,旨在更好地了解原帖中的设备配置及其相关情况。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可能会有更多关于设备性能优化方面的讨论,例如如何提高不同配置下的性能表现。
- 潜在影响:对硬件设备爱好者和使用者在设备配置、性能提升、电力保障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类似的硬件设备。
详细内容:
《关于高性能本地设备配置的热门讨论》
在 Reddit 上,一则有关本地设备配置的帖子引发了众多关注。该帖子展示了一套令人瞩目的设备,包括顶级的“ThreadRipper”和“Quad 3090’s”,以及底部的“Threadripper”和“Quad ada a6000’s”,还配有相关图片(但处理图片时出现连接错误)。此贴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评论。
帖子引发的主要讨论方向包括设备的用途、性能、电力消耗、电池续航以及相关配件等。核心问题在于这样高配置的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以及是否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在讨论中,有人提到顶级配置拥有 96GB VRAM,底部配置则有 192GB VRAM,总计 288GB。有人表示为了避免跳闸,还准备了 Ecoflow,并且这套设备用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有人好奇在负载情况下,顶部和底部同时运行的功率消耗如何,Ecoflow 是否有助于降低墙上的负载,或者只是起到缓冲作用。还有人询问完全充电的电池在仅使用底部设备进行推理时能持续多久,如果 GPU 全力运行约能持续 45 分钟,闲置状态下 280W 则能持续 10 - 12 小时。也有人对使用的电源供应单元(PSU)感到好奇,回答者表示有一个 1200 用于系统和两个 3090s,另一个 1000w 用于另外两个,Ada 系统有两个 1200 Quiet,并提供了相关链接。有人询问两个配置之间的性能差异,比如每秒的令牌数,回答者称比预想的要小,可以进行测试。还有人对电池组提出疑问,回答者表示是 Ecoflow delta 3 plus,是很棒的产品,也是最佳的 UPS 选择,并提供了产品链接,肯定了其 UPS 功能。此外,有人询问能支持两个 PSUs 的机箱种类,并提供了相关链接。
在这场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既有对这套设备性能的期待,也有对实际使用中各种细节的关注和探讨。共识在于都对这套高性能设备充满兴趣,而不同的观点则体现在对其具体性能表现和实际应用场景的理解上。一些独特的观点,如对电池续航和 UPS 功能的深入讨论,丰富了整个话题,让人们对这类设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之,通过这次热烈的讨论,大家对高性能本地设备配置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