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贴链接

无有效文字内容(仅包含图片链接)

讨论总结

这是一个关于“My 4x3090 eGPU collection”的讨论。讨论涵盖了eGPU的外观、性能(如推理性能、训练效果)、设备的连接与配置、供电方式、机箱类型、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空间、灰尘、噪音)以及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评论者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经验和建议。

主要观点

  1. 👍 认为该eGPU collection外观丑陋且使用不方便,但又表示喜爱这种情况
    • 支持理由:无(只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表达)
    • 反对声音:无
  2. 🔥 没有nvlink的多GPU不适合训练(除非都是X16),对于推理无影响
    • 正方观点:从多GPU的工作原理及nvlink的作用角度考虑
    • 反方观点:无
  3. 💡 使用Thunderbolt会限制系统性能
    • 支持理由:从成本、功耗和性能对比得出
    • 反对声音:有提到在推理方面影响不大
  4. 👍 对原帖内容表示肯定,分享自己有类似行为(与oculink有关)
    • 支持理由:以自身经历为依据
    • 反对声音:无
  5. 💡 在高层的狭小空间里,几个月后可能会面临诸如散热之类的问题
    • 支持理由:从空间与硬件散热的关系出发
    • 反对声音:有提到便携式空调可解决

金句与有趣评论

  1. “😂 Everlier: Looks very ugly and inconvenient. I freaking love it!”
    • 亮点:矛盾地表达出对事物既嫌弃又喜爱的复杂情感。
  2. “🤔 Hisma:Your system performance is going to be seriously constricted by using thunderbolt. Almost a waste when you consider the cost and power draw vs the performance.”
    • 亮点: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得出使用Thunderbolt会限制性能的观点。
  3. “👀 Threatening - Silence -: I ran Windows originally but ran into resource conflicts getting all 3 eGPUs to be visible in Device Manager, so I switched to Ubuntu 24.04, worked out of the box.”
    • 亮点:分享了在解决设备管理资源冲突时系统切换的经验。
  4. “😎 Massive_Robot_Cactus: In a tight space on a high floor…good luck in a couple months!”
    • 亮点:幽默地对在狭小空间使用eGPU的情况表示担忧。
  5. “🤣 These_Lavishness_903: Hey get a NVIDIA digit and throw this away”
    • 亮点:提出比较激进的设备处理建议。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较为复杂多样。部分评论者对eGPU collection表示赞赏、喜爱或肯定,如看到外观觉得很酷、对类似行为表示共鸣等;也有部分评论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外观丑陋、使用不方便、性能受限等,但并非是恶意批评,更多是理性探讨。主要分歧点在于对eGPU的性能评估(如使用Thunderbolt是否限制性能)、设备配置合理性(如在狭小空间使用)等方面,原因是不同评论者的使用需求、经验和对硬件性能的理解不同。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随着OCuLink扩展器的提及,后续可能会更多讨论其对eGPU性能提升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相关技术优化设备。
  • 潜在影响:对于硬件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士来说,这个讨论提供了不同配置下eGPU的使用情况、性能表现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的参考,有助于他们在构建或优化自己的硬件系统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详细内容:

标题:Reddit 上关于 4x3090 eGPU 集合的热门讨论

在 Reddit 上,一则关于“4x3090 eGPU 集合”的帖子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此帖包含了多张相关图片的链接,但由于图片处理错误暂时无法查看。该帖子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引发了大量的评论和观点交流。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套 eGPU 配置的性能、实用性、功耗以及连接方式等方面。有人觉得这套配置看起来很丑且不方便,但又忍不住喜欢;有人对其用于训练的效果表示疑问;也有人认为在没有 NVLink 的情况下使用多 GPU 会存在问题。

有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如一位用户详细介绍了其设备的连接、配置等情况:“Docks 是 ADT - link UT4g。所有三个 docks 连接到一个 Sabrent Thunderbolt 4 集线器。集线器插入到离散 MSI Thunderbolt 卡背面的两个 Thunderbolt 插座之一。主板是 MSI Z790 GAMING PRO WIFI,它们有 3 个 PCIx 16 插槽,并通过离散附加卡支持 Thunderbolt。我最初运行 Windows 时遇到资源冲突,无法在设备管理器中看到所有 3 个 eGPUs,所以我切换到 Ubuntu 24.04,开箱即用。我很快会得到一些带有 PCIE 分叉卡的 Oculink docks,上面有 4 个 Oculink 端口。我将对其进行测试。我还将得到 3 个更多带有集线器的 Thunderbolt docks,并尝试在背面的第二个端口上识别 3 个更多。”

关于性能,有人指出对于推理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只是在加载时间上可能有差别;但也有人认为由于 Thunderbolt 的瓶颈,系统性能会受到严重限制。在功耗方面,不同用户给出了各自的设备功耗情况。

有人认为这套配置可能会存在噪音和积尘问题,也有人觉得其可以灵活移动或升级,具有一定的优势。还有用户提供了相关的新闻报道链接:https://geeksynk.com/nvidia-launches-dgx-spark-digits-with-disappointing-273-gb-s-memory-bandwidth/ 进一步支持了某些观点。

总的来说,这次关于 4x3090 eGPU 集合的讨论展示了网友们对于高端硬件配置的深入思考和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