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总结
这个讨论是基于“we are just 3 months into 2025”展开的。主要围绕2025年开始的3个月内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如AI模型发布情况,包括很多被遗忘的本地模型、不同模型的规模、版本信息等。也有涉及中美公司在资源给予方面的对比,还有市场竞争中争夺份额的情况。同时很多人感慨科技发展迅速难以跟上节奏,像挑选合适的模型很困难,以及对2020年的怀念等,讨论氛围较为活跃且观点多元。
主要观点
- 👍 存在很多被遗忘的本地模型,并列举了多个模型及其发布日期和链接
- 支持理由:评论者suprjami列出了详细的模型列表。
- 反对声音:无
- 🔥 不会使用相对老旧的本地模型,因其迭代落后
- 正方观点:模型迭代快,老旧模型功能等方面落后。
- 反方观点:无
- 💡 美国公司给予的资源较少,中国公司给予的资源较多
- 支持理由:以形象的比喻说明情况。
- 反对声音:无
- 👍 2025年开始每周有新的人工智能相关事物
- 支持理由:有评论者提到每周都有新东西可把玩。
- 反对声音:无
- 🔥 科技发展迅速,人类在当下已经很难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 正方观点:很多评论者表达投入很多时间仍难跟上。
- 反方观点:无
金句与有趣评论
- “😂 American companies: here’s some crumbs\nChinese companies: here’s a farm”
- 亮点:形象地对比了中美公司给予资源的情况。
- “🤔 I’m so tired. I won’t even use a local model older than a few months old. After all, they’re already several iterations behind.”
- 亮点:表达出对老旧模型不想使用的态度及原因。
- “👀 Every week is a new era. I’m knee deep in tech hours a day and can barely keep up.”
- 亮点:体现出科技发展迅速让人难以跟上。
- “😂 Gemini 2.5 has dropped too. Better than everything that exists so far, decisively so.\nDon’t forget that too!”
- 亮点:对Gemini 2.5的高度评价并提醒他人。
- “🤔 At this rate, I wouldn’t be surprised if my iPhone reached AGI next year without internet access.”
- 亮点: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对科技发展速度的惊讶。
情感分析
总体情感倾向比较多元,既有积极正面的(如对中国公司给予资源的肯定),也有消极负面的(如对原帖内容无用的否定),还有一些中性的观点(如仅表明自己对LTXV感兴趣)。主要分歧点在于对不同模型、不同公司以及原帖内容价值的看法,可能的原因是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关注点,例如从事AI相关工作的人可能更关注模型本身的发展,而普通用户可能更多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公司的区别。
趋势与预测
- 新兴话题:模型发展对AI包装公司或代理的影响,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
- 潜在影响:如果模型发展使得AI包装公司或代理不再重要,可能会影响相关产业结构;开源模型若更多被采用,可能会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速度和发展方向。
详细内容:
标题:2025 年伊始,AI 模型层出不穷,引发激烈讨论
在 Reddit 上,一则关于“我们刚刚进入 2025 年”的帖子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帖子列举了众多在 2025 年发布的 AI 模型,如 Microsoft Phi 4、InternLM 3 等,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众多评论。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AI 模型更新迭代的速度以及如何跟上这一快速发展的趋势。有人表示,自己不会使用几个月前的本地模型,因为它们已经落后了好几代。甚至有人说,未来可能几个小时前的模型就已经过时。
有用户提到:“March 2026 我不会使用超过几周的本地模型。毕竟,它们已经落后好几代了。March 2027 我不会使用超过几天的本地模型。March 2028 我不会使用超过几小时的本地模型。March 2029 我不会使用超过几分钟的本地模型。March 2030 我不再……算了,我不在乎了。”
还有用户认为:“这就是我们跨越奇点的方式。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我甚至假装跟上都做不到了’。”
也有人质疑:“等到能自主为我们工作的代理出现,我已经放弃尝试跟上或使用新的 AI 工具了。”
有用户好奇地问道:“Did you arleady get working 100G+ home internet connection? How you do you download them otherwise?”
同时,关于这些模型的性能、市场竞争等方面也有诸多讨论。有人指出,目前各模型在性能上的差距,尤其是最大的专有模型和较小的本地可运行模型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市场份额的战争,好奇今年会有哪个模型能让竞争对手出局。
总之,AI 模型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应接不暇,如何在这一浪潮中跟上步伐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来选个表情,或者留个评论吧!